13793333165
酷游加速器下载官网
新闻中心

对中国传统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时间: 2023-12-23 18:56:54 作者: 酷游下载

  本文将历经万年的中国陶瓷发展过程按其生产力水平划分为3个阶段,上世纪上半叶以前可算为一段。这一段的中国陶瓷是陶与瓷创始和漫长的发展丰富和积累。其特点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民间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虽然规模不大,但陶瓷的制作流程与工艺技术,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为世界留下许多绝世精品,体现线年前有陶器;夏商周春秋时期有建陶和原始瓷;隋唐五代时期有青瓷、白瓷、黄釉、花釉、黑釉;宋辽金时期有耀州瓷、钧瓷、龙泉瓷,有耀州窑、钧窑、汝窑、哥窑、官窑;明清时期有景德镇瓷和御器厂。历代都对陶瓷业的发展做出过开拓性、突破性的贡献,都为后人留下了让人铭记、让人着迷、让人记述追索的珍品。上世纪中叶至上世纪末的50年,可算为另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国陶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传统陶瓷开始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转变,陶瓷产业经济逐步扩大;二是建筑卫生陶瓷与装备的崛起,在世纪末达到一个高峰。进入21世纪,可算为又一新阶段。这一阶段中国陶瓷的最大特点是在世界东方建成一个强大的包括洁具、墙地砖、日用美术瓷装备在内的传统陶瓷产业中心或称基地,中国变成全球传统陶瓷产品和建陶装备的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陶瓷产业经济成为国内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陶瓷这个水火土的产物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由于其具备无可替代的实用性、功能性、文化艺术性、独特工艺和国际性等属性,使之成为地球上最古老而又最具生命力的产业,成为可以上下5000年而又永不湮灭的产业。

  陶瓷产业的发展阶段论提醒陶瓷人,当代的中国陶瓷应该建立起一个与世界陶瓷生产中心和基地地位相适应、相配套的新的产业体系。如管理模式、自然环境保护、物流、市场开发、艺术设计、会展、技术进步等。反过来说,当前中国传统陶瓷面临的资源使用不够合理、有些产区生产企业过于密集使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等重大问题,是不是能够认为就是对中国陶瓷发展到现阶段的定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应有的策划和准备,即应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当代的中国陶瓷业如果期望有一个较好前景,下面的几个问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拿出必要的具体措施。

  实践已经说明,中国陶瓷太讲究传统,可以出精品,但没有实现做大做强,只有行业主产品实行现代工业化生产才有出路。近些年,中国陶瓷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能发展这么快,重点是国人制瓷能力由传统经验型走过模仿型之后,又走向自主创新型,个别还是原创型的,取得很好的结果,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最好例证。

  这些年中国的陶瓷洁具、陶瓷墙地砖及相关配件发展非常迅速,在国内外打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建陶产业也逐步成为社会接受的产业。但这些年来有一些产区产业集群过于密集,环境容量小,致使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和损害,产业受到拒绝、限制或转移。

  总之,作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作为产业远景规划的根本原则是做到被社会所接受。这是一条有中国特色又可坚持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之路的提法已经探讨了许多年,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创新既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又符合了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提法,更是中国陶瓷走到了今天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大势所趋。

  下面是一些行业的概略统计数字。按当前产品结构的产量计算,年产150亿件日用瓷,均重按0.3千克/件计;年产50亿平方米的墙地砖,均重按20千克/平方米计;年产两亿标件洁具,均重按15千克/件计,3项产品一年的总重达亿吨以上,折算为天然矿物原料的年用量达1.5亿吨以上。按佛山产区调查墙地砖生产的煤电耗用水平的数据,每吨瓷耗能约为210千克~290千克标煤/吨瓷,现在即便将三大品种的吨瓷能耗取为260千克标煤/吨瓷,全行业年耗用标煤约4000万吨以上。这个行业的生产线、流水作业线达万条以上,即便按每线百人计算,一线的就业岗位人员也在百万以上。加上必要的配套人员,行业的就业人数绝不低于200万人。按以上的行业生产产量和今年上半年的国内外销售均价计算,总产值达2500亿~3000亿元人民币。传统陶瓷业的另一笔无形或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财富是其文化艺术性、思想性的价值。

  上述具体的数字可以引伸出对这个行业功过的评说。一方面,的确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消耗很大的物力,另一方面是有收获也有一些损害。所以,陶瓷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历来就是有所争议但又不能扑灭的全球产业。依笔者看来,最好的评说就是两个字:用和治。用与治达到科学的平衡,则产业获得和谐发展;用多于治,就像发展陶瓷但又不投资防治污染,肯定不行;治多于用,投入必大,产品成本高,导致竞争力下降,对行业也不利。在使用问题上强调合理使用比只强调数量的降低重要,因为诸如某些废渣、矿渣、低质料、红坯料等如能合理使用,恰恰能利用行业工艺技术的优势达到与环保互补的目的。在防治的问题上要强调科学治理。笔者对陶瓷产业历来持有下述观点。

  1.陶瓷业是一个富有“源远流长、独特工艺、文化载体、现代科技”属性的行业。能够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产业,是一个与千家万户有关的产业。

  2.陶瓷业是一个在各个行业中最具互补性的产业。如果将“陶瓷的一生”分为生产和使用两个阶段,生产阶段有些负面问题的话,产品的使用阶段却能为环保、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

  3.陶瓷业面临的许多问题是能解决的。资源、环保等许多问题都能在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后靠技术进步获得解决。也因此,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包括德、日、意、美、法等国都有陶瓷工业。

  4.陶瓷行业是一门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对乡镇、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巨大。

  5.陶瓷业作为国家众多产业之一,应该十分明确地定位于是受保护和保留的传统产业,应该不断用新技术提升这个产业。即陶瓷业是一个可以改造提升的产业。

  6.为了抑制当前陶瓷业的负面影响,及时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例如,通过限制砖的过大、过厚、过多抛光一项,所用资源与能耗完全能做到节省或减量,即节能、降耗、减排在这个产业仍有很大空间。

  综上所述,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保护其实就是同一个系统的问题。政策是为处理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创新是处理问题的动力,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这一条路也可作为当代政府给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线图,可看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领域。因此,只有此一条路才是综合治理的途径。

  陶瓷人爱陶瓷是理所当然,但不需要过多的扬长护短,建立“反陶瓷”理念,有时会显得十分科学和必要。

  现代化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在二三十年前是很受欢迎的,国家鼓励,地方支持。二三十年后,一些地方情况变了,尽管这个产业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一部分人也因此而富了起来,但把环境损害了,资源“吃光”了,土地使用价值降低了。现在有些企业搞转移、异地扩张、搬迁,如果工艺、技术、装备、环保等措施没有创新,不早建立“反陶瓷”理念,若干年之后,同样会走上不归路。

  当前,有关部门对陶瓷产业强调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下达节能、降耗、减排、环保指标和评估,可完全理解为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警告,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出“反陶瓷”的声音。

  纵观当代世界传统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三大资源的支撑,即物质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尽管解决的办法能够各式各样,但三大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陶瓷业的经验总结和启迪。

  物质资源包括天然矿物原料和能源两大项。陶瓷生产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的原料是直接采集地球上无所不在的泥、砂、石等矿物原料。笔者对于中国陶瓷原料问题历来持有下述观点:中国有丰富的传统陶瓷生产原料,但要坚持合理使用,特别是与自然环境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对一些原料(如黑泥)应实行禁止出口;鼓励优质原料进口;原料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市场化供应;原料加工制备是当前行业环保的重点防治点,也是主要的能耗点,原料加工的新工艺新装备开发对节能、降耗、环保、节地等具备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依据国情,逐步将原料采集、堆存、加工和产品加工分离对环保节地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陶瓷几年产量增长较快,但80%以上的产品都是在国内消费的。没有国内大市场,中国陶瓷业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只要市场存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陶瓷业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市场既是商品与金钱的转换场所,也是产业的牵引力。陶瓷业的基本建设,不要忽视市场建设,应该将市场的规范行为、信用建设包括进去。市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终端,将市场建设好也是产业健康、高水平的基本要素。

  中国陶瓷产业的人力资源是有保障的,但不可以忽视两大问题。一是企业要慢慢地提高文明生产水平,劳动生产条件好了,工资福利待遇好了,文化氛围好了,就能留住人才;二是要大力提高人力群体的技术文化素质和能力,包括许多公司制作一线操作的技能。高水平、高能力的技工为提高装备的寿命、发挥装备能力、提高生产率、节能降耗、保证产品质量等均能起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陶瓷生产形式要坚持实现新型现代工业化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国际化生产。现代化加上新型两字更多体现创新和环保。清洁生产是国策所求,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或城市周边设厂的基础要求和条件。文明生产是当前我国许多陶瓷厂家要解决或改善的实际问题。

  陶瓷是一个贴近社会的产业。陶瓷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产业;今天的中国陶瓷已经是一个年产值达几千亿元,提供百万以上就业岗位的产业。当今的中国社会,企业和家庭一样,是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企业、协会、政府三者密不可分,共同促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解决陶瓷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陶瓷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同时,政府要出台好的产业政策作保证。

  以我国的佛山陶瓷产区为例。佛山石湾是地处珠江支流边上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陶都。“石湾公仔”、“石湾瓦”享誉中外。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佛山产区通过经济体制和产品结构的转变,在原国家建材局等部门的支持下,20年间佛山的陶瓷人一举将佛山产区建设变成全球建筑卫生陶瓷与装备的两大生产基地之一(另一为意大利国),一直引领中国建陶业的发展。佛山陶瓷今后怎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值得陶瓷界及政府有关部门深思。

  产业政策的制定非常必要。例如陶瓷生产的环境保护问题。按国家环保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法律和法规标准办是应该的,但在一些陶瓷产区,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特别增加了一些规定内容。要大力帮企业强盛起来,才算是真正地处理问题。使用资源、生产产品、造成环境损害的主体是企业,现在要处理问题的主体仍然是企业。可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当企业没能力或能力不够时,一切都是空话。所以政府、协会对企业不仅要提要求,更要想到让企业如何富起来,能力提高起来,强盛起来,才有能力来解决问题。

  要提升产业的支撑能力。现在陶瓷业既面临技术问题,也面临经济问题。例如环境保护,政府、协会、企业都有一个共识,要搞好要治理。但怎么治理?以除尘为例,多年来下达了不少的科研项目,至今也拿不出一套切实可靠的除尘技术成果。

  陶瓷产业近年来有许多好的倡议、提法,但未能兑现的原因,有人说是差距大,其实是支撑能力不够。例如提出实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但支持的成套技术、装备在哪里?验收保障体系在哪里?

  强盛的陶瓷产业需要有一批科技精英人才、高水平的研究部门和人才培训基地的支持。这些年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部门也列入了一些研发课题,但真正将之变为生产力的、产业化的项目成果有多少?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搞科研是一条路子,但不应该是唯一万能的路子,现在很多成果年年有验收、有鉴定、有评估,共性不足或存在的问题是科学数据和基础理论的支撑不足,让人质疑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推广性。

  我国陶瓷业当其规模还小的时候,资源、环境问题在社会上几乎被忽略。但当其达到世界大国规模的时候,资源、环境等问题就成为突出的社会性问题被提出来了。概括起来就是产业体系、产业联系、产业组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所以作者觉得我国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当前,中国传统陶瓷产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杂乱的现象。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产业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国营或集体所有制时代一下子跨入完全的市场化所带来的;二是这个产业目前缺乏大家所普遍认同的科学发展理论指导。下面是一些例子。

  1.中国传统陶瓷发展模式是“中国制式”、“中国智式”还是“中国创造”?有一点是需要坚持到底的,即传统陶瓷不能丢开“传统”两字。辞海解读传统意义就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中国陶瓷不论用什么式,离开自己的陶瓷风俗、艺术、思想,就会缺乏中国元素、中国特色。

  2.陶瓷产业集(族)群化发展问题。本文上述的3个发展阶段中,前两个阶段中国陶瓷绝大多数都是集群化发展的。到了第三阶段的现在,人们对此观念提出质疑了。看来,太集中不利,太分散也有问题。

  3.陶瓷总部经济问题。陶瓷总部经济是否能建立起来,目前有两个鲜明的观点:一是“死路一条论”,基本否定,认为陶瓷总部经济没有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的支撑是不可能建立的;另一个是认为能建,是解决环保的一项举措。到底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在传统陶瓷这个特定的行业下能不能搞成总部陶瓷,又是一个理论问题。

  4.传统陶瓷生产基地的转移、扩张和提升问题。近两三年,许多传统陶瓷产区的企业面临着异地转移、改造、提升问题。当前也有两个鲜明的观点:一是“关、转、停”、“赶走污染”策略;另一个是用新技术提升的策略。笔者在三五年前明确地表白过,“佛山陶瓷不能走”、“中国陶瓷不能走”,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看来用新技术和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水平,解决产业存在的污染、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等问题,必要时作适当的调整,包括异地转移和扩张,是一条比较符合实际的路子。

  5.传统陶瓷的应用开拓空间有多大?目前,传统陶瓷产品主要是民用和建筑装饰材料。最近,我国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制造了陶瓷板(规格900×1800×3~6毫米),未来也许能生产陶瓷纸,陶瓷涂料等新产品。如此看来,将陶瓷看作用品、载体、材料,其应用开拓空间就会更大。

  6.循环经济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得到切实的应用?陶瓷这个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原料采集使用的特点,利用废渣、废品、低质料和次生原料等来生产环保产品的前景是存在的。将来也许可成为一个能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效果的最好产业。


上一篇:互动性十足的葡萄酒包装规划包装规划事例共享第59集 下一篇:【48812】方针金融促开展 投贷联动显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