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3333165
酷游加速器下载官网
新闻中心

海南周刊 遍数风流看东坡

时间: 2024-02-05 19:01:36 作者:

  苏轼一生,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他年少时在四川眉州修身养志,弱冠出蜀入京,风华无双;在朝经年,以贤良方正之初心,谔谔于朝廷,又因不合时宜之主见,窘窘于党争;历典八州,鞠躬尽瘁,三度贬谪,亦留下不朽功业。

  1月31日,由故宫博物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主办的“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启幕。332件/套文物、2600平方米的四个展厅、三大部分的展览内容、12场苏轼主题讲坛、30余场主题演出全方位解码那个“世间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

  漫步展厅,看着泛黄卷轴上的东坡书法真迹,古画上戴笠穿屐的东坡形象,以及其他与东坡相关的珍贵文物,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妇孺皆知的东坡诗词,那些流传千年的东坡故事。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正常采访了部分筹展、布展工作人员,带您了解此次主题文物展的亮点、看点。

  此次展览的规模和文物等级可谓海南省博物馆开馆15年来绝无仅有。整个展览由“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部分所组成,展示苏轼的传奇一生和海南故事。

  第一部分“志存高远”以文物为索引,介绍眉山苏氏的良好家风及少年苏轼发奋读书、胸怀壮志的故事;第二部分“身行万里”展示了苏轼几经沉浮、“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不凡经历;第三部分“居儋功业”,浓墨重彩地讲述苏轼跨海南迁、传道授业、遇赦北归的故事。

  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贾世杰和记者说,为提升展览效果,筹备过程中,他们推翻过三个版本的展览设计方案。

  “一开始想按诗词分类,通过世代传诵的苏轼名句、名篇,还原其高尚、博学、风雅、豁达、为民的人物形象,但这样会与别的地方的苏轼文物展有所雷同,没有特色。”贾世杰说,后来他们又设计了倒叙版,从苏轼的海南故事讲起,反复论证还是没通过。

  经多次评审和修改提升,在故宫博物院的指导和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把关下,最终决定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以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为主线,通过文物展陈、图文版面、情境设计、多媒体投影等手段,展示苏轼其人、其事、其作。

  此次展出的332件/套文物精品荟萃,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级甲等文物,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和《题王诜诗词帖》(将在展期最后一个月展出),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这是“宋四家”(苏、黄、米、蔡)真迹首次在故宫外同时展出。

  据了解,文博展览的筹备时间一般为6到8个月,此次展览筹备时间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在等文物度过“休眠期”。

  去年12月,这批“宋四家”真迹刚过“休眠期”。根据故宫珍贵脆弱纸质文物保管收藏规定,文物每次展出后要“休眠”三年。因此,若错过此次展览,想看这批“宋四家”真迹至少要再等三年。

  文物展出后为何要“休眠”?贾世杰解释道,古人言“纸寿千年”,“宋四家”真迹等已有近千年历史,已经临近“生命周期”。展览中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光照强度、照射时长等都会影响其“寿命”。因此,它们每次只能展出一个月时间,且展出后需要“休眠”,进行休整和维护。

  世人喜欢东坡,爱其有才,喜其有趣,敬其有格。参观此次主题文物展,你一定可以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

  北宋景祐三年(农历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苏家家风良好,在长辈影响教导下,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展览的第一部分“志存高远”,从苏轼的家族讲起。一张苏氏族谱徐徐展开,苏轼曾祖苏杲乐善好施、祖父苏序扶危济困、伯父苏涣为官清正;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严慈相济,时常引导孩子们读书,并严加督促,对少年苏轼影响深远。

  苏家的和煦家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苏门子弟。此次展览展出了两件珍贵文物苏适墓志盖和铜“适”(ku)字印。

  苏适是苏辙的次子,苏轼的侄子。1972年,苏适夫妇合葬墓在河南省郏县被发现,由于此墓早年被盗,仅存墓志两合,刻有“适”字铜印一枚和白瓷小碗一件。苏适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墓志铭记录了苏适“刚毅自守,直己而行”的品格,是了解苏家后人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与苏轼的师生情被传为佳线年),欧阳修担任进士科考试主考官,苏轼凭《刑赏忠厚之至论》脱颖而出,后作《谢欧阳内翰书》受到欧阳修称赞:“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

  展览第二部分“身行万里”,展出了苏轼《醉翁亭记》拓片。这是苏轼中年大字楷书代表作之一,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清拓本,碑刻原在安徽滁州琅琊山。苏轼选用楷书书写欧阳修的这篇长文,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重和恭敬。

  记者了解到,已有文博爱好者专程“打飞的”来琼观展,只为看一眼苏轼真迹。“身行万里”展区还将展出苏轼真迹《题王诜诗词帖》、《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这些“国宝级”文物见证了苏轼对知己的深情厚谊。

  王诜是苏轼在京城结交的挚友,他是驸马都尉,皇亲国戚,却不拘世俗,非常讲义气,曾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前通风报信,被列为苏轼同谋遭贬。这幅《题王诜诗词帖》写于元祐元年(1086年)。该帖是苏轼为王诜自书诗所作的题跋,提到了王诜因苏轼受到牵连被贬一事,笔丰墨满,富有动感。

  走进“身行万里”部分第二单元“历典八州”展区,我们大家可以透过多件文物看到苏轼勤勉务实、为民造福的一面,比如《超然台记》拓片。

  熙宁七年(1074年),在杭州任期已满的苏轼前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近“不惑”之年,变得更成熟,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留下了“明月几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千古名句。

  苏轼到任时,恰逢密州连年大旱、蝗灾泛滥,他带领百姓治蝗,登山祈雨,他还向朝廷请求豁免密州秋粮赋税,减轻百姓负担。民生问题解决后,苏轼又组织人员将城墙西北处的荒废楼台修葺一新,请弟弟苏辙为楼台命名。苏辙取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赋名“超然台”。苏轼亲笔题写了“超然台”三个大字,写下著名的《超然台记》,并叫人将此文刻石置于台上。《超然台记》是一篇散文,以“乐”字贯穿全文,反映了苏轼知足常乐的心态,其中的金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劝人们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当下的快乐,充满“超然”之意绪。

  在琼三年是苏轼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他劝民耕作、敷扬文教、创作诗文,对海南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相比其他展览,本次展览突出了海南特色。”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铁军说。

  据学者研究,苏轼登陆海南岛的第一站是澄迈(另一说为海口)。在澄迈,他曾登上为古代官员、信使修建的通潮阁,远眺琼州海峡,写下《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展览第三部分“居儋功业”,展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澄迈县通潮阁相关拓片三张,分别为《登通潮阁诗》石刻拓片、《通潮阁渡海诗》石刻拓片、《通潮飞阁碑》石刻拓片。这三张拓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是第一次进行展出。

  到儋州后,苏轼受到昌化军军使张中的热情款待,张中顶着压力将苏轼父子安顿在驿馆内,但朝廷权臣仍不忘打压他,派人将苏轼父子逐出驿馆。后来,苏轼在城南桄榔林中买下一块地,建起数间茅草屋,取名为“桄榔庵”。绍圣五年(1098年)五月,苏轼搬入桄榔庵居住。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桄榔庵终成一片废墟。2022年9月,我省真正开始启动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以为系统梳理研究东坡文化提供更多实证。

  “居儋功业”部分展出了一组出土于桄榔庵遗址的文物,包括砖雕、筒瓦等;还展出了一件东坡井边上的坡井碑拓片。东坡井位于桄榔庵遗址西侧,相传为苏轼所挖。坡井碑上刻有“桄榔庵西,是曰坡井,一井沛然,凿自公手”等。

  居儋期间,一次苏轼拜访友人黎子云遇雨,故而戴箬笠、着木屐。村中妇女儿童跟随而笑,篱犬群吠。南宋周紫芝作诗咏之:“凭谁唤起王摩诘,画作东坡戴笠图。”苏轼戴笠穿屐的形象慢慢的变成为一个经典的绘画题材,古今许多画家创作过《东坡笠屐图》。

  “居儋功业”部分展出了一组不同年代的《东坡笠屐图》,如明代孙克弘《东坡笠屐图》轴、现代张大千仿唐寅《东坡笠屐图》轴,这两幅作品将东坡小心翼翼行进的狼狈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画家们通过绘《东坡笠屐图》,感悟东坡的生命意志和豁达心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一生,走过山川湖海,见过疾风骤雨,尝过苦乐悲欢,他留下的诗文、遗迹,历经近千年,愈发璀璨生辉。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与苏轼有过跨越时空的共鸣。有的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有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深情;有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如今,我们站在苏轼曾踏足的土地上,看着他的真迹或与其有关的文物,感悟他的心境,仿佛此人从未离开过,这就是东坡的魅力,这就是千古风流的不老东坡。

  每天举办夜场展览。1月31日展览开幕式(不对外开放),2月1日起对公众开放,开馆时间调整为9时至21时(20时30分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休息(逢节假日正常开馆),周二、周三、周四、周日按平时正常时间开馆,开馆时间为9时至17时(16时30分停止入馆);

  每逢周五、周六延迟闭馆,开馆时间为9时至21时(20时30分停止入馆)。

  按正常流程在海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或携带身份证线下预约。

  苏轼真迹《题王诜诗词帖》、《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位于1号厅。(其中《题王诜诗词帖》将在展期最后一个月展出)

  东坡古风集市:沉浸式体验捶丸、投壶、蹴鞠,也可品尝东坡肉、东坡玉糁羹等美食。

  东坡戏台演出:观看苏轼主题琼剧折子戏、歌舞表演、诗词演诵会、器乐演奏等。


上一篇:国已经淘汰的产品在芬兰走红当地人疑惑?为什么中国人不用? 下一篇:【48812】赴一场缤纷多彩的“瓷之旅”